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老鏡不利


這篇早在 2013 年就已經下了標題,但一直沒有寫成。
趁今日有空,就來寫一篇第一次(應該是)只有文字而沒有圖的文章吧!


玩攝影的人都有聽過一個名詞:器材控
(或者就直接叫器材狂也可以)
大意就是指買相機器材買到無法自制的人



當然,我們都知道,專業攝影師連拿 iPhone 都能打趴我們。
我們也知道:鏡頭後面那個頭最重要。
但是我們總希望透過好的器材,可以讓我們靠近他們的領域一點....

可是器材控事實上又分兩種,一種是拼命買最新最強的相機,
另一種卻是拼命買石器時代的老機子。
而且這兩種人的存在非常壁壘分明,基本上不會有兩面通吃的器材控。

奇怪也!


但是說明白的話卻很簡單,就用鏡頭控來說就好。
對不斷買新鏡的人,他們追求的,是用最好的鏡頭去照相。
而對不斷買老鏡的人,他們追求的是用最適合的鏡頭去照相。


自古以來,鏡頭從紙畫手磨,到用機器做設計,到現在用電腦做設計,
所追求的就是「最精準的完美重現一個畫面」。
這其中當然包括盡量做到最銳利、色彩最還原、變型最少、色散最少.... 等等等等。
(色散一詞在拙作「低色散鏡片幹嘛用的?」有更進一步討論)
所以如果用同樣等級的成本下去製作,當然是新的鏡頭比舊的厲害。

君不見,現在隨便一台家用車,都比一百年前的頂級跑車馬力更大?
現在的入門 Toyota 比五十年前的頂級 Benz 更耐用。
現在一顆普通的 50mm f1.8 ,所能擁有的那種銳利度,
在五十年前,要 Leica Zeiss 之流才能比拼。

而 Zeiss 這幾年用重本砸下去所端出來的 Otus 55mm f1.4,
也堪稱是史上最一流的 55mm ,不論光圈,沒有之一。
連拿出 Contarex 都不行!

由此可知,要說最好的鏡頭,基本上是越新越好。
所以要得到最好的照片,自然是越新的鏡頭越佳。
(當然,只對同等級鏡頭做比較)




但是請反思一下。如果照相像做菜,那最新的廚具就能做出最好的菜嗎?
老家那只大鐵鍋煮出來的牛肉麵湯底,真的會輸給超市買的不沾鍋?
家裡的金門砲彈菜刀,剁大骨會輸現代的冷鍛鋼刀?
有些時候就偏偏是這樣,對吧?

沒錯。

有些鏡頭就真的是沒有辦法那麼完美的重現畫面,
但是他的缺陷在某些時候,卻能營造出一種特別的氣氛,
這種不完美的錯搭,在某些場景,反而能比完美重現,
更能表達一個主題。

但是,老鏡是沒有說明書的。
也沒有人會故意設計一個缺陷來找使用者麻煩。
一支老鏡頭,究竟在什麼天地人的組合下,能穿越時空,更完美的描繪一幅畫?


也因此,我們就會聽到一些很玄的形容詞。
像是什麼...八枚玉照黑白照時,暗處表現迷人.....
35/1.4 pre-A 在中距離輕微失焦時,散景有如筆刷...
Nikon 夜之后私生活不檢點... 蔡頭照花照成菜花.....
(當然都是我自己掰的)

一如空氣大的 M42 老鏡指南,這些文章提供了玩家一點線索,
讓他們能找到最適合某鏡頭的場景 (進而... 離大師們近一點)




這就是為什麼,老鏡不利,仍然有一堆人願意花錢買單。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