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之盛名我們就不用再浪費口舌了。
為了一輩子總要見識一下 Leica 這個號稱 135 相機的王者的真面目,
我決定一定要在價格漲到買不下之前,就算沒相機可發揮,也要先入手一顆。
那時所選的是人稱「散景之王」的七枚玉,全名為 Leica 35mm f2 Summicron Ver. 4。
因為有為叫趙嘉的勸敗專家,在書上說「沒玩過 35mm 就不算玩過 Leica」。
所以從 35mm 中找比較有代表性又買的起的,就是 f2 的版本了。f1.4 自然是想都不敢想。
偏偏 Leica 在非球面鏡普及前,每顆鏡頭都有點來頭,
攀附之眾為他們寫下數不盡的訛諛奉承散文,在 35mm f2 這部份共有四個版本,
分別用了八片、六片、六片及七片鏡片,被日本人稱為「八枚玉」「六枚玉」「七枚玉」。
其中「八枚玉」因為一些光學特性造成暗部細節稍微亮一點,
被形容成照黑白相片最神的絕配。
「六枚玉」因為找不到什麼東西誇讚,所以價格竟然不如一代,甚至不到一半。
「七枚玉」號稱是球面鏡片導入之前的最終版本,又被冠有「散景之王」的至高封號,所以追求者眾!
但因現存數量和年代加分不如「八枚玉」,所以還是「八枚玉」最貴。
沒想到最後冒出一位賣家,要用七枚玉(f2.0)的價格,賣一顆 f1.4 的鏡頭.....
這還用說,品相當然不會是精美,但是只要光學上無問題,餓死的駱駝還是比馬大....
而且沒想到是加拿大製的版本!當然不會考慮太多。
(範例照,不是我手上這顆)
收集 Leica 的人看到這大概要搖頭了:「Leica 是德國牌,當然要買德製的!哪有人買加拿大版還更高興的?」
我的論點很簡單:
「以 Leica 的本事,如果能在德國生產的東西,何必在加拿大生產?
如果為了這批鏡頭不惜到加拿大來開個幾十年的工廠,
那可見這邊一定有什麼礦石是德國沒有的,
而且好到 Leica 願意老遠跑到北大荒去挖...
那,豈有這是次級品的道理?」
所以咧,自然就入手了這顆 Leica 35mm f1.4 Summilux pre-A。
沒想到這顆竟然也是 f1.4 版本在進入非球面鏡片之前的最後一代...
而且在最大光圈時,因為設計上的缺陷,會產生畫面柔光的問題。
沒想到這被文人雅士給濠洨成「Leica glow」....說這就是正宗的萊卡神光味!
這道光神不神就等著下面揭曉啦!
(先說好散仙我懶得巴結直出黨。照片不在 LR 裡拉兩下是不端出來的,不爽的就請滾吧)
首先,這是一顆 RF 鏡頭。
所以裝在 Sony A7R 上,真的是最完美的重現他的美學。
但也因為是 RF 鏡,所以在沒有搞花招的前題下,
最近對焦距離是快要一公尺,也就是說小花模式是甭想啦!
但是,這張照片剛好完整的呈現了 pre-A 特有的散景方式。
這個有點雜亂但不旋轉的散景,在某些場合異常好用。之後會提到。
剛入手 A7R 時,和友人在午餐後四處試鏡,剛好就是帶了他出場。
所以照下了這張。
那時候第一直覺是:這鏡頭發色偏暖。
後來發現,豈止偏暖?看一場景用他照,中午都快要有黃昏感了....
但是他又不是無故的黃,而是懷舊的黃。這就很奇怪了。
後來好幾次想要重現這個怪味,並沒有辦法百發百中的召喚出來....
後來我在大清早時....
和正中午時
和黃昏時...
又用了他幾次,終於發現他這個懷舊風的觸發機制:對焦放很遠照大景。
而且不用管光圈全開或是縮小,只要是照大景就會觸發。
或許因為我們看大景都習慣認定會看到偏藍的色系,所以這個偏黃就特別容易跳出來吧?
那中距離又會有什麼 Leica 特有絕招呢?
事實上這顆鏡頭在中距離內真的中規中矩,縮光圈後非常優秀!
但是這種個性不夠強烈的畫質,四處找現代鏡都有。
就算買全新的自動對焦鏡,Pentax 31/1.8 就能有類似的成果。
不過這顆可是 f1.4 呀!Leica 的 f1.4 可是高貴之軀,
拿到手當然要給他當無敵星星一樣四處亂灑....
不過醜話講在前,這個 Leica 神光可是非常難搞的。
看這嚴重到 LR 拉線都救不回來的邊角失光,和柔焦到不知道有沒有對到焦的光學瑕疵....
喔,不是,是萊卡光暈.....
拿來呈現快要被熱到昏倒的場景真的是「有如神助」!
你看左下角的正妹,正熱到發「暈」...
而柔焦到天然呆的唯美感,告訴我們沒對焦也沒關係。
A7R 會微震也沒關係,直接用無限遠泛焦照也沒關係。
那,人物帶景的話呢?
似乎好很多呢!
難到一顆鏡頭還能弄到照大景一個怪味,
照中景一個怪味,
光圈全開一個怪味,
人帶景又一個怪味?
好奇之下試了幾次,
發現在三公尺內的弱光主題,這顆鏡頭似乎特別厲害。
於是某一機會,我特地找到一個非常找碴的畫面,給他下個戰帖....
如果是我的 kit 鏡,這張照片是保證主題亂七八糟,前後景因為超高對比全部打一起。
但是這顆老鏡一如他那個時代所追求的光影美學,似乎對暗處適應能力特別好。
而 35mm 這個人帶景特別常用的焦段,對於三公尺內的主題特別有描寫力,
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太愛照大景了,竟然沒有發現。
那麼,如果在邊角失光無妨、弱光又要人帶景的主題時,
給他光圈全開......
這一發現,要感謝好友 David Liao 在婚攝的百忙之中,
借我的相機去玩時,留下了這一張在我的記憶卡中.....
Leica 35mm f1.4 Summilux pre-A ,就是這樣一顆多味合一的神奇瑰寶。
只有用心下去挖,才會發現那些隱藏技能。
延伸閱讀:
Leica 是否已經失去他的榮光?
Leica 有兩種: Leica SL (Typ 601)
.
早上忘了在查某顆鏡頭的資料意外地連到了這裡,看完覺得很有趣一篇接一篇讀,最後幾乎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了。收獲滿滿,大大文風也非常幽默,我好幾次在螢幕前放聲大笑。隨便選一篇文章的留言區告謝,還希望您能繼續寫下去!
回覆刪除感謝你喜歡我的胡言亂語,剛好又新寫了一篇,希望能讓你再大笑一次。
回覆刪除這顆鏡頭真是太特別了!
回覆刪除沒說是A7R拍的我還以為是底片拍的
請問Lawrence兄用12504遮光罩夾上什麼濾鏡呢?口徑多少?我找了很久仍找不到啊!
回覆刪除司馬雲;
回覆刪除我用了好一陣子都在懷疑 Leica 神話果真神話,凡人跟著炒作就好。
直到發現了他幾個不同的個性後,才知道原來這些隱藏功能,在某些天時地利下才能展現。
讓我在品味其他老鏡的操作又有新的進步,這顆 Leica 是大功臣。
Jeremy:
這顆的搞怪濾鏡設計,應該可以算是 Leica 歷史上,少數被臭罵到只有一代就絕版的設計之一吧。
我查過他的濾鏡好像叫做 S7 型號,沒有任何螺紋和尺吋。就只有給這顆鏡頭用。
所以應該也只有 Leica 生產過。非常之有古物的臭脾氣,也有自砍身價、讓一般人不想收藏的自作孽....
賣我的那個玩家一併給了我一些其他顏色的濾鏡,底片時代有用,現在除了 UV 鏡當保護鏡外都不知道放哪去了.....
謝謝大大您的分享。因為人在東德,收了不少老鏡,那個時代的照片雖稱不上銳利,即使是俗稱的三寶,光圈也要收到5.6後才可以稍微接受,雖然拿那CZJ來比萊卡跟本是不同等級,但看到您說的柔焦感時我大笑了,因為確實是老鏡大光圈時會有的情況。相簿中照片全是用老鏡搭配5d拍攝的,還請多多指教。https://m.facebook.com/weichen.chou/albums/955834394428281/
回覆刪除德製老鏡有些時候真的談不上銳利。但是都有些小東西可以挖掘。
回覆刪除有些時候一個很大的缺點在某個場景突然就變成點睛之筆。
當然日系老鏡也會有類似的個性脾氣,只是我手上的日鏡都還不算老,所以還不敢下定論。
第一次拿去四處亂灑 f1.4 時,的確是帶了滿滿的眼淚回家。
(果然玩老鏡這東西就是炒作和造神呀~)
但是偶然發現這些蛛絲馬跡後,才知道我差點錯過一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