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

異端邪鏡: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OSS

Sony 最近發表了一款非常冷門的發燒友專用鏡。
(這句話真是冷熱合一呀~)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OSS



這顆鏡頭之如此有特色,導致因為一整年太忙而沒有時間寫 blog 的我,都要重新振作、擠出時間來不務正業一下。
它最大的特色就是...... 鏡頭前面一個字都沒有


事實上這顆鏡頭的名字落落長,關鍵字是那個「STF」。
STF 指的是 Smooth Transition Focus ,簡單講就是「奶油散景」

官方圖片用很簡單的方式告訴你錢花在哪裡;



那後面的 GM 就是 G Master 的意思:簡單講就是卯起來磨的 XA 鏡片,讓散景很細緻,不會有洋蔥圈。
OSS 就是防手振裝置,簡單講就是因為奶油散景的代價太高了,只好加入這個來小小逆轉一下。



ok, 大致上解釋完畢這顆鏡頭的「名字」了,在來就一如往常的講點歷史吧。


以前有間叫做 Minolta 的公司,他們常常做一些很意想天開的事,所以就弄出了這麼一個東西.....



這個鏡頭告訴你他的成像是非常好的 135mm f2.8 人像鏡,但是進光量只有 T4.5 。
T 光圈這東西要解釋很久,我簡單講給你聽:就是照片看起來是 f2.8 ,但是快門會很很很很慢。
有多慢?大概就是你開到 f4.5 那麼慢。
但是景深還是 f2.8 的啦~~~

所以你可以當做是一顆景深超美的 135mm f4.5 。
也可以當做是一顆透光率超差的 135mm f2.8 。

但是在大晴天之下,這顆的主要缺點就沒有啦!
在室內的話,反正你也用不了 135mm 拍室內.....

但是這顆鏡頭的名氣仍然是響到不行的。
在 mobile01 就有這一篇「天下最完美散景,只此一鏡!minolta / sony 135 STF 來建大樓吧!
而且這個霸氣到過頭的標題,到現在為止不管是哪一家相機的愛好者,從來沒有人來質疑過。








然後 Minolta 就倒了。



SONY 買下 Minolta 之後,就變成這樣啦。








然後 Sony 不太想再推出大大的 DSLR 了,
可是大家還是很懷念 STF 這顆鏡頭,所以就有一陣子長的像這樣囉....



(這可是超淒慘的 135mm x 1.5 APS-C = 200mm f2.8 呀)




之後 SONY 黑科技開始出現, A7 系列把 200mm STF 又變回了 135mm STF....









但是你可真別以為這支 135 STF 是什麼絕版傳奇老鏡。
他只是上市很早而已!直到今天為只, SONY 還在生產呢!
你還是可以去買一支全新的 135mm STF 喔!
(可見這個設計有多特別吧,到現在還是有一定的銷售量的)

如果說其它家有沒有這種事存在,我想應該只有 Nikon 那支 50mm F1.2 能比吧?
(這支也還在生產~ 從 1981 年上市,到今天還在賣咧!!)





說到 Nikon, 就要順便提一下。
他們也推出了類似 Minolta STF 這種專攻散景效果的鏡頭。
然後也非常理所當然的推出在他們最有名的人像鏡上:阿富汗少女鏡。

NIKON Nikkor AF 105mm f/2 D DC


他們不用 STF 這個名字,他們叫 DC : Defocus Control



然後時間快速推進到最近兩年。



大陸出了一間傳奇的鏡頭廠:老蛙 (Laowa)
他們一出世就推出一些很罕見很獨有的鏡頭。
其中一顆就是又拿了 Nikon 的焦段、又拿了 Minolta 的 STF ,兩個湊在一起所生出來的......


Venus Optics Laowa STF 105mm f/2 (T/3.2)



乖乖,光圈竟然變大了,現在散景變成 f2 等級的了!
而且進光量也變大了,有 T3.2 等級的!


這當然引來大量的網路媒體拿來和本尊版做 PK 啦!
如果要快速了解這兩個的差別的話,就是在以下這篇囉:


THE STF DUEL: LAOWA 2/105 VS SONY 2.8/135
https://phillipreeve.net/blog/stf-duel-laowa-2105-vs-sony-2-8135/






ok 差不多要對 STF 做個收尾了。
如果你不打算去看其他網站的比較圖的話,
那以下這張你大概參考一下吧。



這張圖說明的很清楚。
如果要討論散景的奶油融化感,就算是 Zeiss 開到 f1.8 ,還是沒有這顆 f2.8 的柔順。





所以回來看這顆 SONY 新推出的 100mm F2.8 STF ....
首先就再把幾個生冷的規格數據講一下吧。




SONY 這次推出 f2.8/T4.5 這種比 LAOWA 弱一級光圈的產品,
賣的是用五軸防手震抵消快門弱勢。
然後用 A7 系列超猛的人眼對焦系統,直接用 AF 打趴 MF。

...... 我剛剛是不是都沒有講到,以上所有 STF 鏡頭,無一不是手動對焦? XDD







那麼對於 A7 系列的使用者,就只剩這個自相殘殺的死結要頭痛了:



有七傷拳體質的無敵奶油散景 vs 以優美散景為設計前題的正面 f1.4 強攻。





...

4 則留言:

  1. 這跟富士APS-C的APD濾鏡應該是同一回事吧
    有時候減少透光率也不錯,大白天用燈拍人時ND濾鏡也能省下了

    回覆刪除
  2. 我對 Fuji 的鏡頭研究較少,不過剛剛去查了一下。
    沒錯, Fuji 的 APD 鏡就是用和 Minolta STF 一樣的設計。
    功能和目標也都一樣,但是因為片幅優勢所以光圈就變大了。
    (FF要做到 85/1.4 的 STF ,那前玉大概要吃 >85mm 的濾鏡了吧...)

    至於透光率,我是比較反對這種犧牲的。畢竟光線被濾掉了就沒了。
    現在的 CMOS 技術在 ISO 800 應該都沒有什麼雜訊,但還是能低就低吧。
    畢竟這種賣漸層畫質的鏡頭,ISO 拉高的 DR 也變差。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小弟近來轉用富士APS-C機,選購人像鏡時也比較過漸層濾鏡版本跟一般版本
      考慮到有時候需要夜拍和在昏暗環境下的拍攝需要,而且看過網上的樣本圖覺得散景的分別也不太明顯(眼拙是優點…),最後選擇了一般版本
      (明明是因為超過港幣兩千元的差價…)

      PS:其實一直有看大大的blog一段時間了,學到的不少
      看到有新文章,第一次留言支持!

      刪除
  3. 文章的高潮迭起簡直震精我惹!很讚的文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