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來寫了很多鏡頭的評比,但是那是因為前一年入手太多鏡頭,
整個就是作業堆積如山,不逼自己開寫不行。
而去年雖然鏡頭文大增,但實際上新入手的鏡頭卻很少。
所以今年的第一篇文章,自然就是有關去年做最多的事了:修圖。
如何修 RAW 檔、將喪失的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救回,
已經是基本操作流程。相信有在玩修圖的人,早就不想再看這種文章。
這次想講的是我的操作流程中,絕對不會少掉的一步,但是絕大多數人看不出來。
為什麼要做這種看不出來的事呢?
因為氣氛這種東西,你看不到,但是你感覺的到。
那既然感覺的到,他就是照片的一部份,他就是需要用心的地方。
最明顯的氣氛調整手法,就是直接對白平衡、色溫下手。
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日正當中那種看了就很中規中矩的色調,
就算你不討厭大太陽,你也會覺得黃昏的色調比較「有戲」。
但是我不可能搞的張張黃昏吧?
如果是室內照、聚餐照怎麼辦?如果是陰天怎麼辦?
你拿一張照片出來,明亮的部份最容易吸引目光。
這是人眼天性,你改不了,但你可以利用他。
相反的,陰暗部份最不被注意,但你仍然不會忽略這部份。
這也是天性,也是可以利用的部份。
光亮處可以點出主題,而陰暗處則是你的背景音樂。
如果修圖時,只針對主題下手,那就像是在看無聲的電影。
既然是要寫配樂,那就必需嚴格要求自己、訓練自己、逼自己「說故事」。
就算是很普通的家人大合照,我們也要為他配樂。
我們也要為他想故事。
我們也要為他點綴出氣氛。
我們也要為他....選出底色。
事實上在寫這篇之前,有點小小的掙扎。
這個修圖理論是我自己搞出 know-how 的自我風格之一,
把這招術寫在網路上,那就等於是牛肉麵攤把配方公告天下了。
總是有點覺得......不太跨的過這一步。
但也不知為什麼,大病幾場,跨了一年後,心態就轉變了。
「這也不過就是一招而已,有什麼了不起?」
人家黑麵大把風格檔都丟出來,大家隨便下載了,
整個修圖參數讓你看夠夠,有人因此幹掉他嗎?
大師還是大師,招術你能學,但也就變成黑麵 2.0.... 不會讓你變成大師。
分享好招給大家,不是要大家變成散仙 2.0.... 而是逼自己快點進步。
希望來光臨的朋友,有學到的,以後跟人講時幫我廣告一下。
然後也分享些絕學,讓我也幫你廣告一下。
好了,前言先講到這裡吧。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一張照片在做過底色微調後的差異。
沒錯,就是只有一點點。下面那一張似乎偏紅一點點,可是只有一點點。
這就是差別,我想要表達的氣氛,是稍微溫馨一點點的故事。
但這不改變整張照片的故事,只是讓人稍微朝溫馨的方向,偏一點點去感受這個照片。
如果你覺得這種「兩張擺一起能看出差別、單獨看是浪費修圖時間」的底色調整,
沒有什麼用處,那我不妨把這個概念卯起來推一次,讓你感受一下:
也就是個霜凍的早晨,草皮上的一支小風車。
在底色被全力催藍的調整下,這個溫度就讓你徹底的有感覺了吧?
北國的中午,太陽是放假的。外面是零度,我們坐在快餐店裡吃午餐....
怎麼表現出外面的寒凍感呢?
明明桌上是熱食,在底色變冷後,是否說了更多故事?
這個概念來自於西方的色彩學。
當我們看到一顆蘋果時,我們會覺得:這就是蘋果。
注意他陰影的部份,一如正確的物理現象,
陰影處就是沒有光的地方,自然就是黑的。
但是當我們學水彩時,老師卻會禁止我們用黑色。
那不用黑色,怎麼畫陰影呢?
注意畫筆上用的是綠色。
這是色彩學的對比色理論,在這裡我們不用太過深入探討色彩學,
但我們可以從這裡學到:就算是陰影也能是彩色的。
而色彩若能表現氣氛,那在修圖學上,將黑色轉換成其他對比色,
就變成一個理論已經證明有用,只待你我實際應用的技法。
比如說這張照片,在做完大部份的修圖調整後,我覺得要把底色變暖一點。
Lightroom 右邊往下拉到很下面,會有這一個部份。
我把陰影放入 10 的紅色....
結果就會變成如此。
如果覺得不明顯的話,看右上方遠方的水泥柱。
就算是隨便去 google 抓一些很普通的合照,你都能套用紅底色來達到一點溫暖的感覺。
...... 這張吃飯合照應該就不用調了。
底色轉換不見得是要轉成紅色的,像 WOW 中,Ashenvale 的場景,就是非常強烈的紫色做底。
Ferelas 則是綠色做底。
Dragonblight 則是藍綠色底。
如果把這些底色都拿掉,WOW 的場景還剩多少氣氛呢?
那最後來看一下追加底色的修圖過程,你是否開始慎重考慮將底色列入調色流程呢?
首先,將圖大至調好色溫和曝光值...
把重點的對比和銳利度拉一下,差不多可以出去了。
但這張圖稍微偏綠了一點點,因為我在定色溫時,
已經想好底色要偏暖,所以色溫先往反向偏冷處理...
最後加入紫色底...
風景照也是呢,一開始照好的照片,將曝光都調到理想設定後,
測試性的將飽合度調高,讓細微的彩度整個飽豔起來。
最後將底色帶入,點綴入最後一點氣氛。
你能想到這和前一張的差別,只在於底色帶入些許紅紫嗎?
這次就分享到這囉。
底色到底是不是每張圖都需要調整呢?
可以,也可以不要。
但是如果你平時就不調底色,等你有超滿意的作品時,想加底色卻不知道要加什麼色,那就頭痛了。
讓這個步驟變成習慣,那麼你在修圖時就會很習慣的開始考慮氣氛的表現方式。
而最終就是.... 當你看到一個景時,要拍之前,你已經想好了底色。
延申閱讀:
(還沒有想到,等我有空加上來)
..
可以的話我想當大師,不想當散仙XD
回覆刪除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更讓我清楚知道每張照片所醞釀的情緒氛圍,
對於新手的我來說有很重要的提醒。
期待大師的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