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 Leica 是真正將 135 片幅發揚光大的廠商。
在那中片幅當道的時代,Leica 用小片幅配上極精良的超高水準光學玻璃,
做出放大後能與中片幅一較高下的相機: Leica I
圖片來源:Red Dot Cameras UK
(如果要說收藏,這台應該是絕對的文物了。
第一代的 Leica I 配上從電影鏡改良、專門為 135 格式做出來,
要挑戰中片幅而誕生的第一代 50mm f3.5)
的確,成相圈大的鏡頭,製作不易。
但因為沒有十幾、二十倍的卯起來放大,
所以就算光學素質低一點,依舊是夠你數毛數到手抽筋。
但如果有人卯起來製作超高品質的鏡頭,
那就可能放到四、五十倍,還能跟你比拼囉?
(當然實際倍數不是這個數字,我舉例而已)
這樣一來,我不只能用小相機跟你平起平坐,
我還能用更大的光圈、更快的快門.... 上山下海不用扛的要死....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像 Olympus 和 Panasonic 的 43 片幅,
但在百年前,這就是 Leica....
而他真的做到了。
他那些超高品質的鏡頭,到今天就是八枚玉那些傳奇的前輩。
體積解放了攝影師的創意,
大師們帶著 Leica 上山下海、甚至上戰場擋過子彈。
時至今日,Ken Rockwell 說 Voigtlander 15/4.5 比 Leica 更 Leica 的論點,
正是建立在「超輕小但光學實力嚇死人」的設計功力上。
"...Not only is this Voigtländer lens better optically than Leica's own ultrawide offerings, this Cosina 15mm lens is more in the spirit that drives the true Leica photographer. The essence of Leica photography is excellence in small, portable packages, at which this lens excels. Leica's current ultrawide lenses have long lost sight of the Leica dream, and like many Americans, have become too big and too fat. This 15mm f/4.5 has all the optical quality demanded by the Leica man, in the tiny size that defines classic Leica photography...."
- Ken Rockwell
Leica M 系列相機,時至今日還是可以買來傳家。
你就算一百年後才死,這一台 M-P 恐怕還是能輕易運作。
圖片來源:Steve Huff Photo
(不過有位專修哈蘇的德國老先生告訴我,Leica 堅固歸堅固,
快門時間誤差容許值太高....所以連拍兩張,曝光差 1/3 EV ,不奇怪)
然後看這經美無比的 Leica M6 就在數位時代肥成了這 M (Typ 240) 的德性....
圖片來源:Ken Rockwell
哇靠,設計美學先丟一邊不管。
最精巧的德國工藝怎麼生成這樣子.... ?!
Sony 都能做比你小,還能翻轉 LCD....
你學 Hasselblad 去跟 Sony 買個機身來改裝,恐怕都比現在瘦。
不行~~ 人家德國血統,設計美學是不能攙到別國基因的!
那你怎麼解釋找這個史上最會唬爛的設計師,一起搞出這台機子的事?
史上最沒人電就會擺爛的設計師:「我這是史上最 Apple 的 Leica!」
(你這是史上最貴的空氣清淨器吧)
然後 Leica 不知道哪天開竅,竟然生出一台 Leica Q (Typ 116)......
終於 Leica 裡面有人發現問題不對了....
一開始是輕簡講究樂趣的陽春設計,如 Golf GTI 和 Mazda Miata,
後來都做到越來越肥....
竟然是專做消費車的 Toyota 推出以駕駛樂趣為主打的 86 ,
才又把輕簡原始樂趣的概念又帶回市場。
一如 Leica 一開始做出 Leica I 時,是超輕簡小台的,
Nikon F 也是。現在 M 肥成這樣,D4 種成那樣,
最後竟然是搞消費機的 Sony 用 A7 喚醒原來的精神。
不過我隱隱覺得,同樣是搞一台實驗機出來賣,
Sony RX1 可比你這 Leica Q 小呀....
圖片來源:A Thousand Words A Picture
然後事實證明了 Leica 果然是抄了 Sony 的產品路線規劃書.....
一如先有 RX1 之後推出了 A7,
Leica 推出了這樣種東西: Leica SL (Typ 601)
*SL : Super Large
圖片來源:Meio bit
如果機身能搞到這麼大,大概 Sony 連 6x6 都塞進去了....
(Nikon 1 : Leica 大哥我站你這邊~~~ )
圖片來源:Photography Blog
Steve Huff 直接在 Blog 上說:
「我覺得我發表了這第一眼感想文後,
Leica 大概不會寄一台相機給我寫評論了...」
那我也斗膽來湊一腳:
「我覺得 Leica 有勇氣推出這作品,
應該不會吝嗇寄一台,給我寫寫看吧?」
相關閱讀:
鏡頭雜談:Leica 35mm f1.4 Summilux pre-A on Sony A7R
Leica 是否已經失去他的榮光?
..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鏡頭雜談:Zeiss Contax G 35mm f2
這支鏡頭我很早就入手,很多次放下,又很多次不小心拿錯,
最後終於下定決心,至少該給他一個小定論做收尾。
Contax G35,全名 Contax G Planar T* 35mm f2.0
(鏡頭上刻字為 Carl Zeiss Planar 2/35 T* )
..... 算了,還是跳過這些太仔細的文案。
這部份在前一篇序文就都講過了:「解開封印的前夕,小聊 Contax G35」
(哇咧,一拖兩年,有點不好意思)
(APS-C 時的照片)
因為之前就已經寫過小預告,把他的來歷都講了一遍,
所以這次就不用廢話那麼多,直接從實戰來討論他吧。
在 APS-C 時代,G45 不是很容易發揮,
而 G35 就自然的接替好兄弟的位子出馬了。
但是在全幅解開封印之後,我立刻就發現了這兩兄弟恐怕稱「兄妹」較合適。
怎麼說呢?
因為他們雖然結構相同、光圈相同、體積相同、前玉尺寸相同,
但說到底脾氣和本質完全不同。
G45 是充分的銳利、強勢、剛猛的解析、讓細節說話的鏡頭。
G35 則是浪漫、散景過渡絲滑、對比和細節都不見殺著,但是讓整幅畫面說故事的鏡頭。
說明白點,G45 就是講細節硬道理的男性。
G35 則是講感覺說故事的女性。
既然 G45 先推出,自然就當哥哥了。
你可能會想,那軟綿綿的鏡頭,就當人像鏡囉~~
可是你放眼望去,等效 50mm 的軟綿綿人像鏡有幾顆?
好在 APS-C 吃下的是他比較硬的部份,但在全幅時就完全柔美化了。
雖然說用 A7R 的 36MP 去搾一支老鏡,有點不太人道。
但是說故事靠的不是解析度。
而人像鏡在 35mm 有一堆可數....
Leica 35mm f2 Summicron 在球面鏡時代就兩支:八枚玉和七枚玉。
Leica 35mm f1.4 Summilux pre-A 那個 leica glow 也是照人像時,光學柔焦美肌的主打效果。
Sony FE 35mm f1.4 被 Steve Huff 稱為可以取代 Leica 成為他心中最強 35mm 鏡,也是 35mm 時人像的效果極好。
「The Sony Zeiss 35 1.4 Distagon FE Lens Review. Best 35mm Lens Ever.」
除了 Sony FE 35mm f1.4 這支現代鏡有硬梆梆吃下 50MP 的實力之外,
另外三支都是全開軟綿綿的老鏡,但是並沒有改變我們對他們的讚美。
接下來就進入全幅的領域了:
G35 FF 在光圈全開時的表現,可以說是極難控制。
景深很淺是一個難處,但最大的問題是她虛化的很快。
只要一掉到景深外,過渡的方式幾乎是以崩潰的速度進入景深。
我們都知道光學的東西,哪有什麼景深掉的比較快的事。
但是你用過 G35 就會知道,她有一堆怪招,層層疊疊的追加在散景的部份。
而且不是漸進過度的追加,是有些會特別快出現,有些慢。
反正就是很分散注意力,到那種你會覺得散景過渡太快的地步。
這個狀況如果加上有高光、點狀光或草本類的背景,你就會得到這樣一張圖。
遠看很 ok....
放大看,前、近、中、遠四個部份各自飛舞。
印成全尺吋的相本時,你就知道這張圖有多浪漫了。
特別是景深少一半的前散景。
好在她的很多脾氣在低光時並不明顯。
如果你把距離放開,她會表現的很舒服。
T* 鍍膜的抗耀光是沒問題的。而且我還稍微覺得不夠耀光,
有點想在後製給他追加上去.....
縮光圈到 4~5.6 時,你會開始感覺到全面性的提昇,
但對比仍然不高。至少跟她老哥比,可以說是沒有對比可言。
最後就來看看她單純做為 35mm 的鏡頭,照大景的能力吧。
先來點近的
(這.... 算是一種「近」吧....)
她就是一顆有兩種脾氣的鏡頭。
(就我現在找到的而言)
有些時候,在拿 Sony FE 16-35mm f4 的時候,還真的會懷念她 f2 全開時的脾氣。
不是要她的 f2 景深,而是要她那個崩潰方式。
一瞬間就能把主題外的東西,打的亂七八糟。
簡直就是一個正在發飆的少女.....
而她整體的說故事能力,無比浪漫。
延伸閱讀:Contax G 相關分享。
「解開封印的前夕,小聊 Contax G35」
「鏡頭雜談:Zeiss Contax G 45mm f2 ,全幅解封」
「新時代 (NEX) 下的 Contax G45」
延伸閱讀:同為 35mm 鏡頭的相關分享。
「鏡頭雜談:Leica 35mm f1.4 Summilux pre-A on Sony A7R」
「鏡頭雜談:Pentax FA 31mm f1.8 LE」
..
最後終於下定決心,至少該給他一個小定論做收尾。
Contax G35,全名 Contax G Planar T* 35mm f2.0
(鏡頭上刻字為 Carl Zeiss Planar 2/35 T* )
..... 算了,還是跳過這些太仔細的文案。
這部份在前一篇序文就都講過了:「解開封印的前夕,小聊 Contax G35」
(哇咧,一拖兩年,有點不好意思)
(APS-C 時的照片)
因為之前就已經寫過小預告,把他的來歷都講了一遍,
所以這次就不用廢話那麼多,直接從實戰來討論他吧。
在 APS-C 時代,G45 不是很容易發揮,
而 G35 就自然的接替好兄弟的位子出馬了。
但是在全幅解開封印之後,我立刻就發現了這兩兄弟恐怕稱「兄妹」較合適。
怎麼說呢?
因為他們雖然結構相同、光圈相同、體積相同、前玉尺寸相同,
但說到底脾氣和本質完全不同。
G45 是充分的銳利、強勢、剛猛的解析、讓細節說話的鏡頭。
G35 則是浪漫、散景過渡絲滑、對比和細節都不見殺著,但是讓整幅畫面說故事的鏡頭。
說明白點,G45 就是講細節硬道理的男性。
G35 則是講感覺說故事的女性。
既然 G45 先推出,自然就當哥哥了。
你可能會想,那軟綿綿的鏡頭,就當人像鏡囉~~
可是你放眼望去,等效 50mm 的軟綿綿人像鏡有幾顆?
好在 APS-C 吃下的是他比較硬的部份,但在全幅時就完全柔美化了。
雖然說用 A7R 的 36MP 去搾一支老鏡,有點不太人道。
但是說故事靠的不是解析度。
而人像鏡在 35mm 有一堆可數....
Leica 35mm f2 Summicron 在球面鏡時代就兩支:八枚玉和七枚玉。
Leica 35mm f1.4 Summilux pre-A 那個 leica glow 也是照人像時,光學柔焦美肌的主打效果。
Sony FE 35mm f1.4 被 Steve Huff 稱為可以取代 Leica 成為他心中最強 35mm 鏡,也是 35mm 時人像的效果極好。
「The Sony Zeiss 35 1.4 Distagon FE Lens Review. Best 35mm Lens Ever.」
除了 Sony FE 35mm f1.4 這支現代鏡有硬梆梆吃下 50MP 的實力之外,
另外三支都是全開軟綿綿的老鏡,但是並沒有改變我們對他們的讚美。
接下來就進入全幅的領域了:
G35 FF 在光圈全開時的表現,可以說是極難控制。
景深很淺是一個難處,但最大的問題是她虛化的很快。
只要一掉到景深外,過渡的方式幾乎是以崩潰的速度進入景深。
我們都知道光學的東西,哪有什麼景深掉的比較快的事。
但是你用過 G35 就會知道,她有一堆怪招,層層疊疊的追加在散景的部份。
而且不是漸進過度的追加,是有些會特別快出現,有些慢。
反正就是很分散注意力,到那種你會覺得散景過渡太快的地步。
這個狀況如果加上有高光、點狀光或草本類的背景,你就會得到這樣一張圖。
遠看很 ok....
放大看,前、近、中、遠四個部份各自飛舞。
印成全尺吋的相本時,你就知道這張圖有多浪漫了。
特別是景深少一半的前散景。
好在她的很多脾氣在低光時並不明顯。
如果你把距離放開,她會表現的很舒服。
T* 鍍膜的抗耀光是沒問題的。而且我還稍微覺得不夠耀光,
有點想在後製給他追加上去.....
縮光圈到 4~5.6 時,你會開始感覺到全面性的提昇,
但對比仍然不高。至少跟她老哥比,可以說是沒有對比可言。
最後就來看看她單純做為 35mm 的鏡頭,照大景的能力吧。
先來點近的
(這.... 算是一種「近」吧....)
她就是一顆有兩種脾氣的鏡頭。
(就我現在找到的而言)
有些時候,在拿 Sony FE 16-35mm f4 的時候,還真的會懷念她 f2 全開時的脾氣。
不是要她的 f2 景深,而是要她那個崩潰方式。
一瞬間就能把主題外的東西,打的亂七八糟。
簡直就是一個正在發飆的少女.....
而她整體的說故事能力,無比浪漫。
延伸閱讀:Contax G 相關分享。
「解開封印的前夕,小聊 Contax G35」
「鏡頭雜談:Zeiss Contax G 45mm f2 ,全幅解封」
「新時代 (NEX) 下的 Contax G45」
延伸閱讀:同為 35mm 鏡頭的相關分享。
「鏡頭雜談:Leica 35mm f1.4 Summilux pre-A on Sony A7R」
「鏡頭雜談:Pentax FA 31mm f1.8 LE」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