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The Camera Store Best and Worst Camera Award of 2015

每年底都要來看一下這個超搞笑、超毒舌且很專業的年度頒獎....




Best Lens:
3. Veydra Mini Primes
2. Tamron 45mm SP VC (Prime lens that can do anything)
1. Zeiss Batis 85mm f1.8


Best Video Camera:
3. RX10 Mark II (replaces any camcorder under $2000)
2. C300 Mark II
1. Sony FS5 (Electric ND kick ass)


Best Photography Camera:
3. Leica Q (預告可能在 Sony RX1R Mark II 試用後,讓出第三名)
2. Nikon D5500
1. Sony A7R Mark II





Worst Lens:
3. Canon XC10 (24–241mm f2.8-5.6)
2. Nikon 24-70mm VR f2.8
1. LOMO Petzval..... (被一片厚紙版幹掉...)


Worst Video Camera:
3. Sony NX100 (what the fk can't this do 4K?)
2. GoPro Session (piece of shit)
1. Canon XC10 (哇靠我翻譯不了,你從 22:00 開始聽就對了)


Worst Photography Camera:
3. Ricoh GR2
2. Leica SL (這台相機忘了人類有中指....)
1. Canon XC10 (..... 感謝 TCS 我現在知道原來今年有這世紀級的失敗品)


追加重點:今年的燈具產品超驚豔、超讚!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Leica 是否已經失去他的榮光?

無意間看到這則,由搞笑相機評測頻道 DigitalRev 的一員所做的影片,



原本是由超重英國口音的香港人做主講,很搞笑又有料。
這次用超大反差,換香港口音超重的香港人主講....

但最重要的是,當他們問道:「上一次 Leica 推出成功的作品是什麼時候?」




......

「...... M9 吧,但不是經典,經典是 M-P...而且是底片版的」




或許有人也發現了,我對 Leica 的吐槽真是不遺餘力。
竟然連看一個 youtube 也要轉載一下....


但是如果你仔細往前翻古文,
我的第一個鏡頭老師,是 Leica 的作品 (鏡頭雜談:Leica 35mm f1.4 Summilux pre-A on Sony A7R )。
最後的 CCD」 那篇文章,也算是特地為 Leica M9 鋪陳的....


..



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

鏡頭雜談:Arco Tokyo C 135mm f3.5

這顆鏡頭是我的第一顆 M42 老鏡。
愛玩老鏡的人遲早要踏入這個老鏡的春秋戰國時代。

話說某日跑去逛相機展,空氣大那了兩顆鏡頭給我試試。
結果其中一顆無緣接觸,因為轉接環卡太緊拔不下來...

於是就拿了另一顆,展開這半年的品味之旅。

簡介這顆鏡頭:

Arco Tokyo C 135mm f3.5 。



1952 年 6 月發售
設計師阿部正雄

尤此可知他是在日本戰後才生產的鏡頭。
那個時後日本物資極缺,恐怕也拿不到什麼好玻璃。
而鍍膜因為年代久遠,應該所剩無幾,因此無從體驗。





但是此時韓戰已經開打兩年,說不定光學廠這種類軍工產業,
是有得到美國物資贊助的,詳情我就挖不太到了。



第一次按下快門就發現他有極為舒服的散景過渡,
加上他的筒內雜光抑制兩光,照片總是低飽和、低對比、偏白。
整張照片就是一整個日系柔美感。



但是回到家一開 RAW 檔檢視....



對比真的非~常低
而且不是那種 ungraded image 的那種低,
是真的在照片最黑和最白兩邊,幾乎都無資訊可用。
就算縮光圈仍然不能叫做銳利。

但是他就是有個無比舒服的散景過渡
那一整個豪無干涉的主題呈現方式,
讓我聯想到 Pentax 的三公主們。

或許這就是那一輩的日本光學設計師的美學潮流吧?



在使用一陣子後,我發現這個 f4 跟 f3.5 的差異實在是太小。
不管是景深或是安全快門臨界值,都沒有明顯的誘因讓我開 f3.5。
我猜這可能只是市場宣傳而拼出來的數字。

雖然直接寫 135mm f4 也是一樣,但是在一群 135mm f4 中,
他寫著 135mm f3.5 ,總是比較有賣相。
(有點像 Canon 硬是出個 50mm f0.95 但是根本就沒有實戰用處一樣道理)

最近這年頭的鏡頭,要不寫 f4 ,要不寫 f2.8...
中間這個 f3.5 就沒在管了。

但這顆鏡頭能成為我的第二個老師的原因,
就是這光圈太小和慘痛的抗耀力。
真的就是逼你思考呀!

試想,當你的每一張照片都如此清秀時.....




有些需要修圖的時候,真的會變白髮魔女呀




「我覺得留白越多越好呀」
(我也覺得最近看到你的作品,腦子都很空白....)



試想你拿著這顆鏡頭去拍婚禮....
然後每一張大該都是用盡腦汁後,差不多是這個味道....





然而同場的 Contax G45 就硬是有這麼飽滿的暗色質感...





看到這邊你大概知道那總底色漂白的感覺了嗎?


並不是不好,而是這顆鏡頭在深色階調這邊,脾氣大不好馴。
但他的優點,比如說那無干涉的背景過渡,在某些時候就是好用!


像這兩張....




如果給 Voigtlander M 35mm f1.4 SC 去照,那背景不轉死你才怪....



(Voigtlander M 35mm f1.4 SC 的 f1.4 大絕招:超級漩渦散景)



然後你再看 Arco Tokyo C 135mm f3.5 這張的散景過渡表現:



老實說,這種感覺舒服的多呀!


至於這白洗的深部色階問題.....




只要控光小心一點,還是能拉的開的。




然後陰雨的低光時候就多照點.....











說真的,知道他那個漂白的脾氣後,反而能用 EV 轉盤去做一些配套招術...







然後你也知道,一開始覺得有點自信了後,就會胡搞....
又開始把這顆鏡頭拿去對拼太陽高反差的東西......










嘿嘿,只要小心一點,順著他的脾氣。連照這種景都不會爆哩!






當然在銳利度上,他就不是什麼怪力亂神的兵器了....








不過就真的像所有的鏡頭,只要不是太離譜,那終有你能跟他合作愉快的一天。







場景回到我的小小靜物棚吧。




他那無干涉性的散景表現,我想這個超精美光圈葉片應該有些功勞。





這顆鏡頭真的很輕巧。
雖然說光圈本身也是沒啥好說的小,但仍然不改變他超級小的特色。
這種長焦卻無負重困擾的鏡頭,以往我只有在 G90 上感受到。
(G90 就是這次幫他照棚拍的鏡頭喔!)




(為了這張臨時換上 NEX-5N + Contax G 90mm f2.8)
你覺得這樣子的配置,有誰會懷疑到你正拿著一顆 135mm 的長焦鏡在偷拍他嗎?


在後話不得不說,Sony A7R 真的讓他有了重生的機會。
那業界最強的 DR ,挽救了在拉暗部白洗時,色階夠不夠滑順的問題。


但終歸一句,不要亂拿鏡頭去越級挑戰一些不合適的題材。
仔細感受一顆鏡頭的優缺點,哪天就會有開花結果的一瞬間,而你也能駕馭自如:





感謝你,我的第二個鏡頭老師。



延伸閱讀:

Arco Tokyo 135mm f3.5 C 在「鏡頭雜談:Zeiss Contax G 45mm f2 ,全幅解封」中,也有出場示範一下喔。
同樣是老日本光學師父的作品「鏡頭雜談:Pentax FA 31mm f1.8 LE」,風格相似但是鍍膜就很有力了。
我的第一個鏡頭老師是德國人「鏡頭雜談:Leica 35mm f1.4 Summilux pre-A on Sony A7R」。

另外這次惡搞漩渦散景的串場鏡「Sony NEX-3 + Voigtlander 35mm f1.4 S.C.」以前在 NEX-3 時分享過。


..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Leica 有兩種: Leica SL (Typ 601)

有一說 Leica 是真正將 135 片幅發揚光大的廠商。
在那中片幅當道的時代,Leica 用小片幅配上極精良的超高水準光學玻璃,
做出放大後能與中片幅一較高下的相機: Leica I



圖片來源:Red Dot Cameras UK

(如果要說收藏,這台應該是絕對的文物了。
第一代的 Leica I 配上從電影鏡改良、專門為 135 格式做出來,
要挑戰中片幅而誕生的第一代 50mm f3.5)

的確,成相圈大的鏡頭,製作不易。
但因為沒有十幾、二十倍的卯起來放大,
所以就算光學素質低一點,依舊是夠你數毛數到手抽筋。

但如果有人卯起來製作超高品質的鏡頭,
那就可能放到四、五十倍,還能跟你比拼囉?
(當然實際倍數不是這個數字,我舉例而已)

這樣一來,我不只能用小相機跟你平起平坐,
我還能用更大的光圈、更快的快門.... 上山下海不用扛的要死....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像 Olympus 和 Panasonic 的 43 片幅,
但在百年前,這就是 Leica....

而他真的做到了
他那些超高品質的鏡頭,到今天就是八枚玉那些傳奇的前輩。



體積解放了攝影師的創意,
大師們帶著 Leica 上山下海、甚至上戰場擋過子彈。
時至今日,Ken Rockwell 說 Voigtlander 15/4.5 比 Leica 更 Leica 的論點
正是建立在「超輕小但光學實力嚇死人」的設計功力上。

"...Not only is this Voigtländer lens better optically than Leica's own ultrawide offerings, this Cosina 15mm lens is more in the spirit that drives the true Leica photographer. The essence of Leica photography is excellence in small, portable packages, at which this lens excels. Leica's current ultrawide lenses have long lost sight of the Leica dream, and like many Americans, have become too big and too fat. This 15mm f/4.5 has all the optical quality demanded by the Leica man, in the tiny size that defines classic Leica photography...."
- Ken Rockwell




Leica M 系列相機,時至今日還是可以買來傳家。
你就算一百年後才死,這一台 M-P 恐怕還是能輕易運作。


圖片來源:Steve Huff Photo

(不過有位專修哈蘇的德國老先生告訴我,Leica 堅固歸堅固,
快門時間誤差容許值太高....所以連拍兩張,曝光差 1/3 EV ,不奇怪)




然後看這經美無比的 Leica M6 就在數位時代肥成了這 M (Typ 240) 的德性....



圖片來源:Ken Rockwell






哇靠,設計美學先丟一邊不管。
最精巧的德國工藝怎麼生成這樣子.... ?!
Sony 都能做比你小,還能翻轉 LCD....
你學 Hasselblad 去跟 Sony 買個機身來改裝,恐怕都比現在瘦。

不行~~ 人家德國血統,設計美學是不能攙到別國基因的!



那你怎麼解釋找這個史上最會唬爛的設計師,一起搞出這台機子的事?




史上最沒人電就會擺爛的設計師:「我這是史上最 Apple 的 Leica!」
(你這是史上最貴的空氣清淨器吧)






然後 Leica 不知道哪天開竅,竟然生出一台 Leica Q (Typ 116)......




終於 Leica 裡面有人發現問題不對了....

一開始是輕簡講究樂趣的陽春設計,如 Golf GTI 和 Mazda Miata,
後來都做到越來越肥....
竟然是專做消費車的 Toyota 推出以駕駛樂趣為主打的 86 ,
才又把輕簡原始樂趣的概念又帶回市場。

一如 Leica 一開始做出 Leica I 時,是超輕簡小台的,
Nikon F 也是。現在 M 肥成這樣,D4 種成那樣,
最後竟然是搞消費機的 Sony 用 A7 喚醒原來的精神。




不過我隱隱覺得,同樣是搞一台實驗機出來賣,
Sony RX1 可比你這 Leica Q 小呀....



圖片來源:A Thousand Words A Picture





然後事實證明了 Leica 果然是抄了 Sony 的產品路線規劃書.....


一如先有 RX1 之後推出了 A7,
Leica 推出了這樣種東西: Leica SL (Typ 601)
*SL : Super Large





圖片來源:Meio bit




如果機身能搞到這麼大,大概 Sony 連 6x6 都塞進去了....
(Nikon 1 : Leica 大哥我站你這邊~~~ )


圖片來源:Photography Blog




Steve Huff 直接在 Blog 上說:
「我覺得我發表了這第一眼感想文後,
Leica 大概不會寄一台相機給我寫評論了...」


那我也斗膽來湊一腳:
「我覺得 Leica 有勇氣推出這作品,
應該不會吝嗇寄一台,給我寫寫看吧?」





相關閱讀:
鏡頭雜談:Leica 35mm f1.4 Summilux pre-A on Sony A7R
Leica 是否已經失去他的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