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講的不是單指某一顆鏡頭,而是一整個系列都類似的鏡頭: 40mm f2.8 定焦鏡。
緣起..... 就很奇怪的,自從 Canon 的小三白和餅乾鏡(全名Canon Lens EF 40mm 1:2.8 STM)推出後,
論壇上就常有人在讚頌: Canon 又一次不負眾望,竟能推出如此輕小又畫質好的定焦鏡!
我心中只會覺得: TMD 白目又一個.....
看多了就乾脆寫一篇好了。
在 135 的相機中,40mm f2.8 是一個很特例的數字。
往上一點就是 50mm f1.8 ,標準大光圈,沒有一家不會做。
往下一點就是 35mm f2 ,也是沒有一家不會做。
但是 40mm 就是常跟 f2.8 搭在一起!
光圈硬是小很多,而且就是 f2.8 ,不太會看到什麼 2.0 或 3.5 的(老鏡例外)。
就算有看到也會發現好像不是同一等級的東西。
因為,天下文章一家抄,40mm f2.8 就是很基本的套路,
每家做出來都是那麼餅乾一片,輕小好帶!
光圈夠用,視角也不錯!一個好設計萬年大家用。
要是 40mm f2.8 做的鏡頭不小顆,那就丟臉死了!
而所謂天下文章一家抄,這個 40/2.8 事實上就是傳奇的 Tessar 設計。
這個設計非常精簡、有效、成本低、成像利、體積小、樣樣屌!
從 Rollei 的小 Rollei 35 TE
到高貴典雅的 Rolleiflex f3.5
都是用這個 Tessar 設計。
以前的技術, Tessar 的上限約在 f3.5 左右。
現在用電腦下去算,加一些原料在玻璃中,可以拼到以前無法想像的 f2.8 ,
但這是極限了。再往下到 2.0 的 Voigtlander 40mm f2.0 是 Ultron 設計的變型。
不過很碰巧的也一樣輕小!
(當然成本和成相這些就不太知道啦)
那既然這麼容易搞,怎麼沒像 50/1.8 每家都有?
.... 因為 50/1.8 也真的不算大顆呀!
圖片來源:Ken Rockwell
要不是悶到發慌,還真不知有哪家會特別想去做 40/2.8...
(除了專愛搞餅乾鏡的 Pentax 外)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鏡頭雜談:Pentax FA 31mm f1.8 LE
自從入手了 SONY A7R ,便知道會有一大堆鏡頭文來分享。
但是手邊一堆 35mm 鏡,每顆都是小有名氣的自成一格,
要怎麼開始寫呢?
那不然就偏心一點,從我的第一顆 35mm 玩起吧!
我的第一台相機是 Pentax K10D,而第一顆 35mm 是很不依常理出牌的 Pentax FA 31mm f1.8 Limited....
這顆鏡頭,在華人圈中有「小公主」之稱。
Pentax 有很多自動定焦鏡,但唯獨有三顆很不務正業。
為了省事,讓我自己節錄自己的文案好了:
===========================================
...... 有三顆俗稱「公主鏡」的嬌貴之物,萬萬不可等閒視之!
這三位公主的芳名分別是:
Pentax SMC-FA 31mm f/1.8 Limited
Pentax SMC-FA 43mm f/1.9 Limited
Pentax SMC-FA 77mm f/1.8 Limited
在鏡頭界,這三顆是有名的「不妥協」。
第一:焦段不妥協,就是要寫個很怪的數字。反正就是不做個 35/50/85.... 總之就都比普通鏡寬一丁點。
第二:用料不妥協,就是要整支金屬,明明是自動對焦鏡,卻還重視手動對焦手感,弄的對焦行程有夠長...而且還要放個國寶七寶燒上去....
第三:成像不妥協,就是不跟你玩銳利度的比拼。他這三支就是要追求成相的質感,就是不在乎什麼銳利度或變型控制等等....
===========================================
這次要試的就是最左邊那支,人稱「小公主」,因為最後出生...
但體積是不折不扣的大公主,因為最大支....
這位大公主的出生典故,事實上有一段曲折。
網路上有一堆雋永無比的風雅典故,讓我為您節錄一下....
「...FA31/1.8是 PENTAX 在2001年推出的最後一支FA Limited鏡頭,是 PENTAX 的一個傳奇。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西平英生對她“深不可測”的評語,很多朋友直接稱她爲 PENTAX 做的最好的廣角鏡頭。
據說最初 PENTAX 把 FA 31mm LE 交給平川純做,平川純按照前兩支LE鏡的尺寸,只能把光圈做到F2.4, PENTAX 不要,於是 PENTAX 撤換了整個limited設計團隊,這才有了現在的 FA31/1.8 LE 。犧牲了小巧,換來了大光圈,孰得孰失先不必說, PENTAX 的絕不妥協造就了一隻光學上無懈可擊的優秀鏡頭。
PENTAX 許多鏡頭的妙處,都有一種隻可意會不能言傳的神秘,在類似 MTF 值等等測評中不能充分的展現其優秀。比如被用家們推崇備至的 FA*80-200/2.8,從一些 MTF 值看,分數甚至比 Tokina AF 80-200/2.8 還低。但是FA31/1.8 LE 是個例外,從現在幾乎所有的測評來看,她都擁有著非常優異的成績。7組9枚的設計,讓她作爲一隻小廣角也擁有漂亮的Bokeh,而最大光圈時的成圖元質,也讓我眼界大開。對於 FA31/1.8 LE,你可以毫不吝惜的獻上類似立體感、 空氣感、通透感、油潤感等等一切讚美,在 PENTAX 最值得擁有的5支鏡頭選舉中,每一位 PENTAX 用戶都把其中的一票留給了 FA31/1.8 LE。叫好又叫座!這位姍姍來遲的小公主,那可真叫萬千寵愛於一身啊!
我只是一個俗人,每日羈絆於各類雞毛蒜 皮的瑣事,去普羅旺斯曬曬太陽,或者到西西里島了無牽挂的流浪半個月,對我來說都是奢侈的事情。幸好,FA31/1.8 LE 擁有化平凡爲神奇的魔法,擁有了 FA31/1.8 LE,讓我可以期待哪怕只是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也能拍出讓自己欣喜不已的照片。」
嗯,說到這真的是讓人非常的神往!
而這顆鏡頭在現在有在量產的 35mm 自動對焦鏡中,手感也的確是頂級的。
就算拿來當手動鏡用,也絲毫沒有困擾!也因此接上 A7R 是非常優質的選擇!
但如果仔細去研究,就會發現以大光圈廣角鏡來看,
他的數據真的是很平庸,並非上頭那篇頌書所言的「從現在幾乎所有的測評來看,她都擁有著非常優異的成績」。
華人界中玩老鏡的名人空氣大,甚至很不客氣的說,這位小公主是三公主中最平庸沒特色、上全幅後最失望的一顆。
空氣大的全測試文請見「公主改嫁」
而我決定在第一次就挑戰這顆多數稱頌、少數質疑的冷門鏡。
當然一部份原因,也是因為他在 K10D 的時代,陪我在日本背包行走了十天。
有點革命情感外,又對她在 APS-C 上的感覺最熟。
第一次帶出去走,是一個午飯時間的閒晃。
走到溫哥華有名的中央圖書館時,感受到那奇特的室內空間,
外加複雜的各種折射反光,所以就拿起來實驗性的照一張。
老實說,我在 LR 上調來調去,就是不知道我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簡單的說,就是圖片本身沒有給我什麼靈感。
之後又試了一些室內場合,還是沒有感受到她的氣息。
(數位時代,紫邊嚴重的老鏡問題我就直接跳過不管啦)
直到某次去湖畔小屋休假,拿去照日出,
才若有所悟的感覺到一些想法.....
之後就照了一張這張「四平八穩」的風景照
事後跟空氣大小聊一下:
我「....就真的是中規中矩一顆鏡頭,並沒有什麼強弱項」
空「我很討厭中庸的鏡頭。什麼都不差,就是什麼都不好」
我「太平庸反而不是我們在找的怪味」
空「對」
當然,這樣講起來真的很傷小公主和她的愛用者的心。
我也很意外的發現我所試的第一顆鏡頭,就是一顆非常難體驗出本味的鏡頭。
(不過最意外的是我竟然會懷疑「這顆鏡頭... 該不會是... 以沒缺點就是優點在設計的吧?」)
他的銳利度普通。光圈全開只有中間能看,縮到 5.6 時全面平均。
以這個焦段來看,真的是很正常不過的數據。
散景沒有二線性,卻也不溶到油滋滋。也不會旋轉或搞那種 Leica glow....
發色是暖一點,但對比不高不低...
一切看來,就是一位娶回家慢慢磨感情的鄰家女孩。
或許,她真的就是平凡人的公主。不會多,也不會少。
小公主,我會再為妳寫一篇、或兩篇、或三篇.... 或許,在其他的 35mm 都試過後,我會找到什麼。
延伸閱讀:
同時代的日本光學設計師的設計美學
「鏡頭雜談:Arco Tokyo C 135mm f3.5 」
同為 35mm 鏡頭的相關分享。
「鏡頭雜談:Leica 35mm f1.4 Summilux pre-A on Sony A7R」
「鏡頭雜談:Zeiss Contax G 35mm f2 」
.
但是手邊一堆 35mm 鏡,每顆都是小有名氣的自成一格,
要怎麼開始寫呢?
那不然就偏心一點,從我的第一顆 35mm 玩起吧!
我的第一台相機是 Pentax K10D,而第一顆 35mm 是很不依常理出牌的 Pentax FA 31mm f1.8 Limited....
這顆鏡頭,在華人圈中有「小公主」之稱。
Pentax 有很多自動定焦鏡,但唯獨有三顆很不務正業。
為了省事,讓我自己節錄自己的文案好了:
===========================================
...... 有三顆俗稱「公主鏡」的嬌貴之物,萬萬不可等閒視之!
這三位公主的芳名分別是:
Pentax SMC-FA 31mm f/1.8 Limited
Pentax SMC-FA 43mm f/1.9 Limited
Pentax SMC-FA 77mm f/1.8 Limited
在鏡頭界,這三顆是有名的「不妥協」。
第一:焦段不妥協,就是要寫個很怪的數字。反正就是不做個 35/50/85.... 總之就都比普通鏡寬一丁點。
第二:用料不妥協,就是要整支金屬,明明是自動對焦鏡,卻還重視手動對焦手感,弄的對焦行程有夠長...而且還要放個國寶七寶燒上去....
第三:成像不妥協,就是不跟你玩銳利度的比拼。他這三支就是要追求成相的質感,就是不在乎什麼銳利度或變型控制等等....
===========================================
這次要試的就是最左邊那支,人稱「小公主」,因為最後出生...
但體積是不折不扣的大公主,因為最大支....
這位大公主的出生典故,事實上有一段曲折。
網路上有一堆雋永無比的風雅典故,讓我為您節錄一下....
「...FA31/1.8是 PENTAX 在2001年推出的最後一支FA Limited鏡頭,是 PENTAX 的一個傳奇。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西平英生對她“深不可測”的評語,很多朋友直接稱她爲 PENTAX 做的最好的廣角鏡頭。
據說最初 PENTAX 把 FA 31mm LE 交給平川純做,平川純按照前兩支LE鏡的尺寸,只能把光圈做到F2.4, PENTAX 不要,於是 PENTAX 撤換了整個limited設計團隊,這才有了現在的 FA31/1.8 LE 。犧牲了小巧,換來了大光圈,孰得孰失先不必說, PENTAX 的絕不妥協造就了一隻光學上無懈可擊的優秀鏡頭。
PENTAX 許多鏡頭的妙處,都有一種隻可意會不能言傳的神秘,在類似 MTF 值等等測評中不能充分的展現其優秀。比如被用家們推崇備至的 FA*80-200/2.8,從一些 MTF 值看,分數甚至比 Tokina AF 80-200/2.8 還低。但是FA31/1.8 LE 是個例外,從現在幾乎所有的測評來看,她都擁有著非常優異的成績。7組9枚的設計,讓她作爲一隻小廣角也擁有漂亮的Bokeh,而最大光圈時的成圖元質,也讓我眼界大開。對於 FA31/1.8 LE,你可以毫不吝惜的獻上類似立體感、 空氣感、通透感、油潤感等等一切讚美,在 PENTAX 最值得擁有的5支鏡頭選舉中,每一位 PENTAX 用戶都把其中的一票留給了 FA31/1.8 LE。叫好又叫座!這位姍姍來遲的小公主,那可真叫萬千寵愛於一身啊!
我只是一個俗人,每日羈絆於各類雞毛蒜 皮的瑣事,去普羅旺斯曬曬太陽,或者到西西里島了無牽挂的流浪半個月,對我來說都是奢侈的事情。幸好,FA31/1.8 LE 擁有化平凡爲神奇的魔法,擁有了 FA31/1.8 LE,讓我可以期待哪怕只是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也能拍出讓自己欣喜不已的照片。」
嗯,說到這真的是讓人非常的神往!
而這顆鏡頭在現在有在量產的 35mm 自動對焦鏡中,手感也的確是頂級的。
就算拿來當手動鏡用,也絲毫沒有困擾!也因此接上 A7R 是非常優質的選擇!
但如果仔細去研究,就會發現以大光圈廣角鏡來看,
他的數據真的是很平庸,並非上頭那篇頌書所言的「從現在幾乎所有的測評來看,她都擁有著非常優異的成績」。
華人界中玩老鏡的名人空氣大,甚至很不客氣的說,這位小公主是三公主中最平庸沒特色、上全幅後最失望的一顆。
空氣大的全測試文請見「公主改嫁」
而我決定在第一次就挑戰這顆多數稱頌、少數質疑的冷門鏡。
當然一部份原因,也是因為他在 K10D 的時代,陪我在日本背包行走了十天。
有點革命情感外,又對她在 APS-C 上的感覺最熟。
第一次帶出去走,是一個午飯時間的閒晃。
走到溫哥華有名的中央圖書館時,感受到那奇特的室內空間,
外加複雜的各種折射反光,所以就拿起來實驗性的照一張。
老實說,我在 LR 上調來調去,就是不知道我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簡單的說,就是圖片本身沒有給我什麼靈感。
之後又試了一些室內場合,還是沒有感受到她的氣息。
(數位時代,紫邊嚴重的老鏡問題我就直接跳過不管啦)
直到某次去湖畔小屋休假,拿去照日出,
才若有所悟的感覺到一些想法.....
之後就照了一張這張「四平八穩」的風景照
事後跟空氣大小聊一下:
我「....就真的是中規中矩一顆鏡頭,並沒有什麼強弱項」
空「我很討厭中庸的鏡頭。什麼都不差,就是什麼都不好」
我「太平庸反而不是我們在找的怪味」
空「對」
當然,這樣講起來真的很傷小公主和她的愛用者的心。
我也很意外的發現我所試的第一顆鏡頭,就是一顆非常難體驗出本味的鏡頭。
(不過最意外的是我竟然會懷疑「這顆鏡頭... 該不會是... 以沒缺點就是優點在設計的吧?」)
他的銳利度普通。光圈全開只有中間能看,縮到 5.6 時全面平均。
以這個焦段來看,真的是很正常不過的數據。
散景沒有二線性,卻也不溶到油滋滋。也不會旋轉或搞那種 Leica glow....
發色是暖一點,但對比不高不低...
一切看來,就是一位娶回家慢慢磨感情的鄰家女孩。
或許,她真的就是平凡人的公主。不會多,也不會少。
小公主,我會再為妳寫一篇、或兩篇、或三篇.... 或許,在其他的 35mm 都試過後,我會找到什麼。
延伸閱讀:
同時代的日本光學設計師的設計美學
「鏡頭雜談:Arco Tokyo C 135mm f3.5 」
同為 35mm 鏡頭的相關分享。
「鏡頭雜談:Leica 35mm f1.4 Summilux pre-A on Sony A7R」
「鏡頭雜談:Zeiss Contax G 35mm f2 」
.